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区域性孕育

来源:冶金管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绿色发展与资源循环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为积极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到20
在绿色发展与资源循环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为积极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到2020年的主要考核指标: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提高7%左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8%,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提高4%,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万亿元(提高67%)。[1]为顺利实现这一指标,需要大量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需要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到很高的要求,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具有战略价值的新兴专业孕育而生。而如何结合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基础优势,培养专业能力强、知识结构全、富于开拓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未来整个循环经济良好发展的关键。 1 江苏省内冶金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的冶金工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在生产规模、工艺装备、企业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处于国内同行前列,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以苏州市为例,涌现出江苏沙钢集团、江苏永钢集团、张家港联合铜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优势企业,已成为江苏省钢铁及有色产业的重要基地。“十三五”是化解冶金工业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期,[2]而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经济模式落后 省内冶金资源十分匮乏,焦煤、稀土资源、铁矿资源储量几乎为零,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大多需要省外购进或通过进口解决,资源保障程度低。[3]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中粗放型所占比例仍然巨大,采用“资源-产品-废弃物”开环式经济流程,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带来的是资源利用率低下和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如何实现经济模式的改变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2 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尚需提高 长期粗放生产带来了环境的日益恶化。近几年国家出台的节能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可循环制造流程技术,如优化燃烧效率技术、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除尘技术、钢渣综合利用、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以及余热煤气和蒸汽回收利用等。 1.3 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匮乏 现阶段多数冶金企业在自身发展道路上更多依靠的是要素投入而不是创新驱动,没有形成自主研发体系,科技应用上依靠“拿来主义”,缺乏内生动力,自主创新机制没有形成。[3]因此创新投入、创新文化培育、人才队伍建设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这势必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来支撑。 2 苏州大学学科专业建设需求 苏州大学学科发展一方面定位于满足服务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伴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能源及资源的消耗逐渐成为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限制环节,《关于印发<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的通知》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明确提出:“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制度和政策供给,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激发循环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和城镇循环发展体系”。苏州大学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GDP约占全国总量的20%),其资源及能源循环高效利用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因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符合当前国家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该专业的设立也是苏州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苏州大学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工科发展依然是学校发展的短板,而工科建设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为实现弯道超车,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新兴交叉学科促进计划”,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1年开设的新型工科交叉专业,[4]目前学校已有的冶金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工程等学科已开展了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为该专业的设置奠定了良好基础。 3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苏州大学资源循环科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江苏省冶金产业的发展,培养开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节能减排、低碳技术的理工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在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培训机构从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和教育培训等创新工作,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5] 苏州大学资源循环科学工程专业将以冶金工程为依托,整合冶金学原理、物理化学、再生与利用、循环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

文章来源:《冶金管理》 网址: http://www.yjglzz.cn/qikandaodu/2020/0803/332.html



上一篇:基于“四链贯通”高职冶金专业群进阶式实践教
下一篇:特色栏目的特色之路——以《东北大学学报》“

冶金管理投稿 | 冶金管理编辑部| 冶金管理版面费 | 冶金管理论文发表 | 冶金管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冶金管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